OK集團徐明星:不要妖魔化區塊鏈 它本質上是一種數據庫技術
近日,由全國工商聯主辦的第十一屆德勝門大講堂在北京舉行。本次活動的主題是“區塊鏈前沿”。全國工商聯黨組副書記、副主席范,全國工商聯黨組成員、副主席,中國保監會原副主席魏等領導、行業嘉賓、企業家出席活動。
邀請國內區塊鏈技術知名專家徐明星做主題演講,為與會嘉賓全面介紹了區塊鏈的技術邏輯、運行原理、應用案例及發展前景。
眾所周知,中本聰發明比特幣的時候,希望建立一個點對點的現金支付系統和一個沒有中心化、完全信任、高效率的世界。比特幣的暴漲給區塊鏈帶來了廣泛的關注,從而迎來了發展的高潮。因此,大量虛假項目涌入這一領域,利用區塊鏈的概念進行各種不切實際的宣傳,以達到盈利的目的。
在這個階段,區塊鏈被有心人妖魔化,制造了空中數字貨幣、暴漲暴跌、瘋狂1CO等現象。徐明星強調,區塊鏈不僅擁有先進的數據庫技術,而且其架構也具有引人入勝的特點。他在演講中多次表示,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分布式的、不可逆的數據庫,屬于數據庫技術,是情報學中典型的技術學科。
公開資料顯示,徐明星是全球知名區塊鏈產業集團OK集團的創始人。近年來,他致力于區塊鏈核心技術和底層技術的研發,希望通過核心技術和底層技術的創新突破,推動區塊鏈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區塊鏈的大規模應用。他勇于探索技術“無人區”,成為推動區塊鏈工業發展的先驅之一。
據了解,他領導了區塊鏈公共鏈的研發。在實現區塊鏈諸多先進功能的基礎上,還大幅提升了公鏈技術的可擴展性,在創新的狀態切片機制、多簽和改進的PBFT快速共識等多個方面達到世界領先水平。此外,他還領導了區塊鏈瀏覽器、區塊鏈錢包、區塊鏈大數據等區塊鏈應用的研發,這些應用在安全性、可用性和前瞻性方面都處于行業前列。
在區塊鏈之前,數據庫技術的發展已經經歷了多次迭代。第一代是2D平面數據庫,最具代表性的是雅虎在互聯網應用初期,雅虎做了一個導航站,實現了網頁的便捷搜索。通過二維平面數據庫,解決了網頁檢索的問題。第二代是倒排索引數據庫。當網頁越來越多,導航站無法對大量數據進行分類。然后是谷歌,百度等。其核心點是可以通過關鍵詞搜索,當然也包括一些排序算法。
隨著數據庫技術的發展,出現了第三代關系數據庫,其特點是保證數據記錄準確。題目叫“酸”——,即原子性、一致性、孤立性、持久性?;诖?,關系數據庫在金融、電子商務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。
隨著互聯網上的數據越來越多,應用也越來越多。比如微博,一個明星微博可能有1000萬粉絲關注,一條微博的發布背后有大量的數據。要把這一塊數據分發給每個人,而且要在一兩秒內實現,僅靠關系數據庫是實現不了的。這時候就誕生了一個新的數據庫——鍵值數據庫,像微博這種高頻詞的應用大多采用這種存儲方式。隨著時代的發展,近年來出現了Youtube、Tik Tok等短視頻應用,隨后擴展了文件數據庫,可以在廉價的硬盤和PC上存儲海量數據。
區塊鏈作為數據庫的一種,類似于互聯網潮流中迭代的幾個數據庫,但又不盡相同。徐明星總結并提出了區塊鏈數據庫的兩個特點,一是區塊鏈是點對點的網絡技術,二是區塊鏈的分布式數據存儲功能。
互聯網應用的快速發展源于“客戶機-服務器”。每個消費者和最終用戶都是客戶,服務提供商提供服務器來存儲數據并向客戶提供服務。然而,區塊鏈不是“客戶-服務器”,區塊鏈網絡上的每個節點既是服務用戶,也是服務提供者。這種技術思路在十幾年前就已經在很多應用中使用,最典型的應用有土豆、優酷等。
當時用戶追求的是網絡看視頻的流暢度,所以優酷和土豆的第一成本就是帶寬成本。這兩家公司之間的競爭非常簡單,用戶獲得了帶寬。在這種環境下,P2P技術第一次得到了廣泛的應用。
后來有人意識到帶寬成本很貴,提出用客戶的免費帶寬。用戶不是去服務器下載電影,而是去別人的電腦上下載電影。但隨著通信技術、帶寬、光學、交換機的發展,帶寬成本越來越便宜,這些公司逐漸被“客戶端-服務器”模式所取代。
比特幣的誕生讓人們再次想起了點對點技術。徐明星指出,比特幣出現后,核心技術也是點對點技術,但不是為了節省帶寬成本,而是為了節省用戶之間的交易成本。在有后人可循的前提下,區塊鏈的點對點網絡在未來可能會有更大的發展。
此外,區塊鏈還有另一大特色——分布式存儲。分布式存儲是一種數據存儲技術,通過網絡利用每臺機器的磁盤空間,用這些分散的存儲資源形成一個虛擬的存儲設備,數據分散在網絡的各個角落。所以,分布式存儲技術并不是把完整的數據存儲在每一臺計算機中,而是把數據切割后存儲在不同的計算機中。
雖然這個解釋看起來很簡單,但是每臺電腦都存儲著每個人的交易數據。然而,在比特幣網絡中,只有鏈上的節點才有權存儲數據。這個節點通常指的是礦工,礦工分布在世界各個角落,所以不擔心數據錯誤。
當然,這項技術目前也面臨著各種問題。比如需要多個節點之間相互認證,確認過程長。雖然在一些問題上,區塊鏈的一些缺陷沒有得到緩解,但作為一個全新的技術方向,它仍然值得關注。
當未來所有應用都能基于這樣的基礎網絡進行運營,社會將迎來大不同局面。